在焦裕禄墓前重温入党誓词
在红旗渠青年洞前合影
参观西柏坡纪念馆
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学习、研讨
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活动,7月24日至31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教师赴兰考、红旗渠、西柏坡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。活动期间,老师们在河南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、焦裕禄干部培训学院,认真学习了焦裕禄精神;在河南林州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、青年洞,深切感受林县人民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红旗渠精神;在河北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——西柏坡纪念馆,深刻理解了以“两个务必”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。
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。老师们来到焦裕禄纪念园,在焦裕禄墓前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;在焦裕禄纪念馆,大家了解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,在他当年种下的泡桐树下诵读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写的《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》:魂飞万里,盼归来,此山此水此地。百姓谁不爱好官?把泪焦桐成雨……焦裕禄崇高的精神鼓舞着老师们,大家表示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,反复镜鉴,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,增强能力,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,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。
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,誉满华夏,播扬五洲。老师们在红旗渠纪念馆了解从“水缺贵如油,十年九不收,豪门逼租债,穷人日夜愁”的旧林县到新中国成立后,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“敢教河山重安排”的巨大变化。徒步到修筑在太行山腰峭壁之上的青年洞,大家依稀还能听到当年从全县人民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奋力凿洞的敲击声。劈山填谷,困难时期办大事,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、发扬和传承。
在革命圣地西柏坡,老师们顶着烈日走进中共中央旧址,了解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,胜利指挥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,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详细情况,感受领袖先烈们在这里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豪情壮志。在九月会议会址,老师们聚坐在一起学习七届二中全会相关材料,讲述领袖们在西柏坡的故事,探讨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两个“务必”的深刻内涵,深入理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意义。在西柏坡纪念馆,老师们认真学习建党九十多年来涌现出来的杰出典范和先进事迹,领略领袖伟人、人民公仆和革命先驱们立党为公、亲民、爱民、为民的风范,立志要为 “牢记‘两个务必’,永葆党的先进性”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一路走来,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、西柏坡精神,无不让老师们振奋鼓舞,激动不已,为教学积累了大量生动的资料和案例,拓展和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内容。
兰考、红旗渠、西柏坡红色之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继延安、井冈山、遵义开展实践教学后的又一次重要活动。为开展好此次活动,学院提前编辑了《兰考、红旗渠、西柏坡红色之行》学习材料,对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作了全面介绍。出发前,召开了准备会,明确了此次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。在活动开展中,老师们认真听讲,仔细记录,相互研讨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